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探测器检测点确定

发布日期:2020/08/25 访问量: 6471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探测器检测点确定

4.1 一般规定

4.1.1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探测器的检测点,应根据气体的理化性质、释放源的特性、生产场地布置、地理条件、环境气候、探测器的特点、检测报警可靠性要求、操作巡检路线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容易积聚、便于采样检测和仪表维护之处布置。

4.1.2 判别世漏气体介质是否比空气重,应以泄漏气体介质的分子量与环境空气的分子量的比值为基准,并应按下列原则判别:

1 当比值大于或等于1.2 时,则泄漏的气体重于空气;

2 当比值大于或等于1.0 、小于1.2时,则世漏的气体为略重于空气;

3 当比值为 0.8~ 1.0时,则泄漏的气体为略轻于空气;

4 当比值小于或等于 0.8 时,则泄漏的气体为轻于空气。

4.1.3 下列可燃气体和(或)有毒气体释放源周围应布置检测点:

1 气体压缩机和液体泵的动密封;

2 液体采样口和气体采样口;

3 液体(气体)排液(水)口和放空口;

4 经常拆卸的法兰和经常操作的阀门组。

4. 1. 4 检测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时,探测器探头应靠近释放源,且在气体、蒸气易于聚集的地点。

4. 1. 5 当生产设施及储运设施区域内泄漏的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可能对周边环境安全有影响需要监测时,应沿生产设施及储运设施区域周边按适宜的间隔布置可燃气体探测器或有毒气体探测器,或沿生产设施及储运设施区域周边设置线型气体探测器。

4. 1. 6 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导致环境氧气浓度变化,出现欠氧、过氧的有人员进入活动的场所,应设置氧气探测器。当相关气体释放源为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释放源时,氧气探测器可与相关的可燃气体探测器、有毒气体探测器布置在一起。

4.2 生产设施

4.2.1 释放源处于露天或敞开式厂房布置的设备区域内,可燃气体探测器距其所覆盖范围内的任一释放源的水平距离不宜大于10m ,有毒气体探测器距其所覆盖范围内的任一释放源的水平距离不宜大于4m

4.2.2 释放源处于封闭式厂房或局部通风不良的半敞开厂房内,可燃气体探测器距其所覆盖范围内的任一释放源的水平距离不宜大于 5m; 有毒气体探测器距其所覆盖范围内的任一释放源的水平距离不宜大于 2m

4.2.3 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释放源处于封闭或局部通风不良的半敞开厂房内,除应在释放源上方设置探测器外,还应在厂房内最高点气体易于积聚处设置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探测器。

4.3 储运设施

4.3.1 液化烃、甲 、乙 类液体等产生可燃气体的液体储罐的防火堤内,应设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距其所覆盖范围内的任一释放源的水平距离不宜大于 10m ,有毒气体探测器距其所覆盖范围内的任一释放源的水平距离不宜大于 4m

4.3.2 液化娃、甲 、乙 类液体的装卸设施,探测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铁路装卸找台,在地面上每一个车位宜设一台探测器,且探测器与装卸车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 10m;

2 汽车装卸站的装卸车鹤位与探测器的水平距离不应大10m。

4.3.3 装卸设施的泵或压缩机区的探测器设置,应符合本标准第4.2 节的规定。

4.3.4 液化炬灌装站的探测器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封闭或半敞开的灌瓶间,灌装口与探测器的水平距离宜为5m~7. 5m;

2 封阅或半敞开式储瓶库,应符合本标准第 4.2.2 条规定;敞开式储瓶库房沿四周每隔 15m~20m 应设一台探测器,当四周边长总和小于 15m 时,应设一台探测器;

3 缓冲罐排水口或阀组与探测器的水平距离宜为5m~7. 5m

4.3.5 封问或半敞开氢气灌瓶间,应在灌装口上方的室内最高点易于滞留气体处设探测器。

4.3.6 可能散发可燃气体的装卸码头,距输油臂水平平面 10m范围内,应设一台探测器。

4.3.7 其他储存、运输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的储运设施,可燃气体探测器和(或)有毒气体探测器应按本标准第 4.2节的规定设置。

4.4 其他有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的扩散与积聚场所

4.4.1 明火加热炉与可燃气体释放源之间应设可燃气体探测器,探测器距加热炉炉边的水平距离宜为 5m~10m 。当明火加热炉与可燃气体释放源之间设有不燃烧材料实体墙时,实体墙靠近释放源的一侧应设探测器。

4.4.2 设在爆炸危险区域2区范围内的在线分析仪表间,应设可燃气体和(或)有毒气体探测器,并同时设置氧气探测器。

4.4.3 控制室、机柜间的空调新风引风口等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有可能进入建筑物的地方,应设置可燃气体和(或)有毒气体探测器。

4.4.4 有人进入巡检操作且可能积聚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工艺阀井、管沟等场所,应设可燃气体和(或)有毒气体探测器。

文章来源:《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GB/T 50493 – 2019 侵权联系删除